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大的小的问题,有时候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可能会出现数学恐惧症,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学大教育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帮助有数学恐惧症的孩子克服困难。
首先家长自己不要怕,就算怕也要装着不害怕
想要让孩子觉得数学不可怕自己要表现出你觉得数学不可怕。小孩很多价值观都是从父母那边学来的。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发现,在父母经常导孩子数学功课的家庭里如果父母自己对数学觉得焦虑的话,孩子的数学成绩就会差一些,孩子还会因数学表现差染上数学焦虑情绪。
父母的焦虑怎么会影响孩子成绩呢,对数学感到焦虑的父母一般也不怎么喜欢数学,对数学的态度一般都消极,甚至存在“数学无用论”。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这些父母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消极态度传染给孩子,这样就会挫败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不怎么喜欢数学,就算是你内心对数学怕得要死,也要在孩子耳边坚定地说“数学真的是很好玩啊。”
要学会发现孩子与生俱来的数学能力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数学能力——注意到玩具数量的变化,注意到音量的大小,按照高低给玩具积木排队,发现哥哥比弟弟高,给物体进行分类、排序等等,孩子在生活和玩耍过程中的这些无意的表现,都是在展示他们的数学能力了,只可惜家长注意的或期待的,只是数数计算的东西。
一定别给孩子贴“数学差”的标签
孩子几道题算不对或者是几次考试没考好,就觉得孩子不是学数学的料?想让孩子数学有兴趣,就请家长们先停下来在孩子面前和背后向亲朋好友传递“孩子数学不好”的信息,把孩子头上贴着的“数学差”标签摘下来。
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体会数学真正乐趣
数学不仅仅是和数字有关,数学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任何环节都可以和数学有关,邀请孩子参与。如果孩子不愿意也没关系,带着他进来他自己会观察和学习。
如果父母给了孩子太多评判孩子已经敏感或者是胆怯,那就给孩子脱离大人自己玩耍或和同龄人一起游戏的机会。数学也存在孩子游戏中的方方面面,鼓励孩子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自然会遇到生活中将遇到的数学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要去解决。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玩具和场地就好。
上面的文章就是学大教育为大家讲解的如何帮助有数学恐惧症的孩子克服困难,希望在阅读之后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有所收获,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数学恐惧症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