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有很多专业术语需要大家掌握,掌握好这些术语对将来大家填报志愿很有帮助,有很多考生不知道什么是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也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下面学大教育将为大家讲述这两个专业术语的含义和具体区别,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志愿级差的含义
“志愿级差”又叫“院校志愿录取分数级差”,它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分数差额。比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定为20分,该校第一志愿的调档分数线为600分,由此可以算出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是620分。 对于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录取院校,省招办按规定的投档比例投完报考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然后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把第二志愿且分数在高校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该校,最后由学校进行审核录取。通常投档总比例在120%以内。”
通常来说,就是部分高校在录取人数未满时,可以接受非第一志愿的考生的志愿,不过会有志愿级差限制。
志愿之间要有级差并非强硬的规定,但为了不浪费考生的每个志愿,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一批的不同志愿之间留有级差十分有必要,这是由高考录取的方式所决定的。
专业级差的含义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比如:某一高校规定专业级差定为4分,学校在投档专业时,会把第二专业考生的成绩减去4分后,和填报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共同排序来确定专业。
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的主要区别
志愿级差通常出现在院校录取时,例如,考生所填的第一志愿填是A院校,在A院校的录取指标已完成的情况下,若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B院校录取尚未满额,而且可以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同时也没有规定志愿级差,那么考生的档案就会被调到这个B院校。不过如果B院校设定有志愿级差,而且考生的成绩减去级差后未达到录取分数线,那么该生的档案就不会被调到B院校投档。
一般专业级差出现在同一学校的专业录取间。如果考生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已完成录取指标,那么,它将继续查看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专业。如果第二志愿专业录取没有完成指标,同时高校又设置有专业级差,这时候高校会根据专业级差来决定是否录取考生。
相信通过阅读大家已经知道了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的具体含义,希望大家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能够注意这两个内容,从而被理想的大学顺利录取。
更多上海教育动态、 上海小学最新资讯、 上海初中最新资讯、 上海高中最新资讯、 上海小升初最新资讯 、上海中考最新资讯 、上海高考最新资讯 等最新资讯信息,请关注上海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