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当前选择:上海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Q
  • S
  • T
  • W
  • X
  • Y
  • Z

A

鞍山

B

巴彦淖尔
宝鸡
保定
北京
包头

C

长春
常州
长沙
重庆
成都
承德

D

大理
大庆
东莞
大连

E

鄂尔多斯

F

佛山
福州

G

贵阳
广州

H

惠州
哈尔滨
呼和浩特
杭州
合肥
淮安
汉中
红河

J

金华
济南
晋中

K

昆明

L

兰州
廊坊
洛阳
六安

M

马鞍山

N

南通
宁波
南昌
南宁
南京

Q

秦皇岛
青岛
泉州
齐齐哈尔
曲靖

S

绍兴
沈阳
上海
石家庄
苏州
深圳

T

铜陵
台州
太原
天津
唐山

W

芜湖
渭南
武汉
温州
无锡
威海
乌鲁木齐
乌海

X

徐州
邢台
厦门
西安
西宁
咸阳

Y

宜宾
宜昌
义乌
盐城
银川
玉溪
烟台
扬州

Z

郑州
株洲
镇江
当前位置: 上海学大教育 > 上海资讯 > 上海

上海:建高考选考科目保护机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8-04-09 15:39:52

2018年高考仅剩下2个月的时间,在紧张备考之余考生必须关注所在省市的高考相关资讯,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上海:建高考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这篇资讯,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如果学生出于“物理难学、不容易得高分”而在高考中避选此科,导致物理选考人数太少,怎么办?4月4日,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首次确定物理选考保障基数为1.5万人。

据介绍,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上海“新高考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经过3年稳慎有序的推进实施,改革的各项既定政策措施平稳落地,并取得预期成效。

《意见》明确,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由此建立选考科目托底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选考科目情况与国家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的适应性与匹配度。保障基数按照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予以确定。

根据学生选考科目实际情况,上海先建立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自2018年高考招生录取时实施。根据2013—2017年在沪招生院校理工类专业录取人数,物理选考科目保障基数为1.5万,基本满足招生高校在沪选拔培养理工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生源所需。参照2017年秋季高考报名人数5万人,约占考生数30%。

上海高考在科目上采用“3+3”做法,“大三门”为语、数、外3门科目必考,“小三门”为从政、史、地、物、化、生共6门科目中任选3门。在计入高考总分时,“小三门”共设置五等11级,A+为满分70分,E为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都是3分。其中A+和E两级各占5%,其他各级分别占10%。也就是说,物理等6门科目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采用相对分值,而非卷面分值。

打个比方,2018年高考上海有1万名学生选考物理,在没有保障机制的情况下,前5%须考入前500名才能进入A+档,得到满分70分。采用保障机制后,以1.5万人保障基数为准赋分,学生只要考入前750名,就可以进入A+档,得到70分。这样,对于成绩在第501名到第750名的学生来说,有了保障机制,就可以从原先的A档进入A+档,在高考总分中多得3分。

与此同时,上海引导在沪招生院校更加合理地选拔生源,对于确需物理学科基础的理工类专业,在沪招生院校须体现引导考生选考物理科目的明确要求。上海提出,其他科目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建立保障机制并适时实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上海注意到了学生家长自主选择导致的博弈心态,与国家选才育才需求间不够一致的情况,这次及时做出相应的优化,是一种未雨绸缪,推动高考改革从试点走向完善。

上海:建高考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这篇资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学大教育网将在之后的时候为大家更新最新的高考资讯,希望大家能够锁定学大教育网。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